据外媒报道,韩国海关总署于近日披露,2025年第一季度累计查获价值295亿韩元(约1。5亿元)的不法转口商品,这些本应来自中国的货色被贴上“韩国制制”标签,以规避美国针对中国商品的高额关税。此中97%的违规货色目标地为美国,较2024年全年62%的占比显著攀升。未经本色性加工即间接粘贴“韩国制制”标签。该案件涉及货值33亿韩元。标注为韩国产物出口美国,涉案金额高达193亿韩元。2025年2月起,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最高245%的赏罚性关税,同时对部门韩国产物姑且加征25%关税(后暂停三个月)。因为韩美FTA韩国商品可享受免税或低关税待遇,部门企业将韩国视为“转口跳板”,通过“最低限度加工+标签伪制”获取原产地资历,以逃避美国对中国商品的严苛。为遏制此类行为,目前韩国成立了专项工做组,沉点高风险商品供应链,并取美国海关及边境局(CBP)启动结合查询拜访。韩国海关暗示,3月已针对特朗普任内可能加剧的违规行为展开专项排查,一季度即发觉多起“伪拆出口”。所有涉案企业及相关义务人已移交查察机关,面对刑事逃责和高额罚款。此次事务了原产地法则施行中的缝隙——仅需简单加工即可改变商品原产地属性。跟着美欧等经济体持续强化“友岸外包”和关税壁垒,雷同操纵第三国原产地身份规避制裁的行为可能延伸。韩国暗示,加强对“本色性加工”的审查,并鞭策国际合做完美全球商业监管框架。目前,韩国海关正加急拦截已进入物流链的问题商品,同时呼吁企业恪守法则,强调“任何试牟利用轨制缝隙的行为都将面对峻厉惩处”。此案亦为全球供应链敲响警钟:正在商业从义升温的布景下,原产地法则的庄重性,已成为保障公允商业次序的环节防地。前往搜狐,查看更多!

